欧洲杯下单平台破解跨主体、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难题,2024年9月10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和上港集团共同打造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系统正式上线。
该系统基本实现国际集装箱运输出口流程18个节点、进口流程14个节点的箱货车船跟踪数据查询,构建了横跨9省40市的海铁联运物流信息网络,同时将换单流程从原有的1-2天压缩至3-4分钟。
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箱,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智慧港口的概念,不只是建设自动化码头,港口服务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提升港口服务能级。”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四级调研员田海洋对界面新闻表示。
该平台融合了航运贸易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计算等先进技术,目标是打造“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赋能”和“一单制运行”的服务体系,整合集装箱运输“全链条”物流信息,建立“全融合”性的业务办理门户,实现一体互认式的“全赋能”,提供数字供应链服务。
货主欧洲杯下单平台、船公司、港口运营商、物流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可以通过登录集运MaaS网页()或下载集运MaaS APP,便可一站式查询船舶动态、港口操作、货物状态、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危险品装箱点等关键信息。
9月10日上午10:30左右,上港集团工作人员在该平台查询到,一个从嘉兴东站装车的集装箱于8月7日凌晨4:50出发,当天下午16:00到达上海芦潮港,并于8月9日进场,4天之后装船出场,由一艘名为地中海弗朗西斯卡的货船运往美国长滩。
集运MaaS可一站式查询船舶动态、港口操作、货物状态、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危险品装箱点等关键信息。
“多式联运包括铁路、公路、海运等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往这些物流信息要多平台注册查询,现在我们把物流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聚合起来,以箱为单位,实现一门式查询,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集装箱进出口的业务环节,了解集装箱的位置等实时信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总经理邹鹰说。
她透露,当下海铁联运业务激增。今年截至目前,上港集团已完成海铁联运业务65万箱左右,今年全年有望超过90万箱,或创历史新高,该平台的推出将极大方便海铁联运客户欧洲杯下单平台。
在国际贸易中,换单就是用提单换提货单。据上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货运分公司进口科主管张质文介绍,传统的线下换单流程是客户把换单需要的提单、保函等资料寄到货代公司,货代公司完成了换单费支付的工作之后,安排跑单师傅把纸质资料送到各个船代的换单窗口。纸质文件通过人工来交接,比较费时费力,如果遇到坏天气,单证的交接时间将更长。
“客户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把相关的业务信息授权给我们,我们就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这票业务,完成无纸化换单工作。换单结束之后,我们以前拿到的是纸质提货单,需要以快递方式跟车队交接。现在我们只需要在平台上输入车队的无纸化代码,就可以把电子提货单的信息授权给车队,车队就可以直接去安排后面的运输工作,也大大节省了时间。”张质文说。
提单是货物的所有权凭证,因此货主在无纸化方面往往对提单信息的安全性有所顾虑。为此,集运MaaS平台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以不可篡改的方式提升了业务流程的可靠度,显著增强平台系统的证据保全能力,有效破解了企业开户注册流程冗长复杂以及电子放货流程追溯困难等痛点难点问题。
据邹鹰介绍,每天进出上海港口岸的集装箱卡车平均为2.2万辆左右,高峰时期可达2.8万辆。该平台深度整合港区内外海量数据,构建出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能够精准预测港区进港箱量,促使资源前置优化配置,有效缓解道路拥堵。
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全面洞察港区周边集卡行驶轨迹与停放模式,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撑,助力其采取更加精准高效的交通疏导与停车管理策略,推动“一体化赋能”新治理。
邹鹰表示,上港集团也鼓励港区周边的堆场与港区形成互动,在交通拥堵发生时能成为缓冲区来削峰填谷,吸纳拥堵的车辆,形成更有效的港城联动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据邹鹰介绍欧洲杯下单平台,该平台已连通上港集团的12个集装箱码头以及320多条国际航线的信息,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数据连接的范围,服务长三角,拉动长江经济带。
“我们的港口服务要做成类似‘一网通办’这样的平台,让大家从一个门户就能够查到更多信息。”田海洋说,“这只是第一步。信息化协同实现之后,将提升后续作业的衔接效率,整个作业系统也会进行必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