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下单平台借助“铁路+支线”协同发展模式,经铁路集港的集装箱在日照港装船通过内贸支线运往青岛港出口。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海洋到大陆,港口的基因注定成为物流的枢纽欧洲杯、联通的桥梁。今年,山东省港口集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聚焦主业,持续加密航线数量,不断加快建设集装箱中转中心和枢纽港,创新内陆港发展模式,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
一年来,山东省港口集团充分发挥山东“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区位优势,依托3345公里海岸线港口群,持续加密航线数量。目前,从航线数量来看,“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的干支线网络越织越密,全年新增36条航线条的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从航线布局来看,向北经扎鲁比诺港连接吉林珲春,开启中国北方第一条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向南打通贵州经北部湾港的鲁黔物流大通道,山东港口形成了贯通南北、辐射东西的航线网络布局,同时还打通了“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此外,随着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日照港口岸接连通过国家验收,口岸能力持续提升,山东省港口集团积极用好政策发力,推动中转集拼业务发展,以打造“精品班列、精品专列、精品特色列”为目标,以港口多式联运平台为依托,加速开班列与陆港和集装箱中转中心建设,构建了集装箱物流运输网络。
在开班列方面,山东省港口集团年内新开了“河南洛阳—山东港口青岛港”等6条班列,海铁联运班列总数将达到70条,一条“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杯、欧洲”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形成,全年海铁联运操作量将突破200万标准箱,继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欧洲杯。
在陆港和集装箱中转中心建设方面,山东港口集团新建淄博、济南、泰安3个内陆港,逐步建立起覆盖山东,辐射河南、新疆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内陆港网络布局;打造环渤海集装箱“海上巴士”,服务“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港口海上门户枢纽作用,打通鲁辽地区货物水上运输通道,拉动东营广利、潍坊、莱州等港口进出口箱量显著提升;开通“烟台—滨州大港”集装箱支线,充分保障粮食、金属、化肥等“散改集”货物运输及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拓展渤海湾航线和支线延伸,打通威海港北上南下海上运输通道,开拓“天津—威海”空箱调拨业务及海带盐、砂、粮食等散货进箱业务,加速南北经济大循环。
同时,在加快陆港建设的基础上,山东港口集团还通过划分鲁西北、鲁西南、鲁东、新疆、甘肃、陕西、河南等片区,分层次、分区域搭建内陆港集群,形成了“一核多点”的内陆港发展新模式。山东港口持续创新内陆港运营模式和合作方式,在政府、海关的支持下,携手铁路、船公司、代理企业等,建设物流大通道,把“出海口”搬到了内陆进出口企业的家门口。
比如,“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在枣庄内陆港成功上线,升级构建了“港口延伸、便捷通关、海铁联运、关港互动”的山东港口内陆港新模式,为出口企业解决了“调箱难、用箱贵”等问题;联手济南、青岛两地海关正式打通“山东内陆区域—山东港口青岛港”快速海铁联运通道,实现“陆海联动海铁联运模式”“跨关区”新突破,让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即可完成货物交付,有效规避了延误、甩货风险,节省作业成本10%-20%;创新打造“铁路+支线”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共享港口、企业、船公司及班列承运人资源,缩短运距15%,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0%,为客户带来了实惠,推动了山东港口集团多式联运业务一体化融合发展。